为何德国孩子“不学无术”也要学音乐?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其他国家德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接近诺贝尔奖获奖总数的一半。有人这么算:8071万人德国人,与全世界剩下的60多亿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其实,诺贝尔奖只是一项旁证而已,德国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理学、工程技术统统占世界领先地位。

  是德国人生来特别聪明?那可未必。是德国人基础教育做得好?错!德国甚至没有学前教育!德国宪法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与其说德国人精于培养下一代的竞争力,不如说德国人善用艺术的力量,优化孩子的成长道路。德国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基本社会能力、动手能力,著名小说《中国兔子德国草》就真实反映了德国孩子轻松快乐的校园生活。德国人更重视浇灌孩子的情商,而在培育感性世界这一方面,艺术无疑是最佳的熏陶。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比用棍棒压迫他们苦学有效得多。但前提是要成功地创设能够让孩子感受音乐美的环境,以促进他们参与其中的欲望。当家长与客人津津有味地谈论音乐作品时,当他们演奏自己钟爱的乐器时,当他们领着孩子参加音乐会时,孩子对艺术的爱恋便产生了。

  在德国的幼儿园里见不到孩子们正襟危坐的模样。老师主张音乐课先要让孩子去接触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如三角铁、铃铛、木琴、鼓号等,老师放手让孩子用手去摸摸、敲敲、弹弹、吹吹、喝彩、叫喊,马路噪声,机器轰鸣等,让孩子利用一切机会感受音长、音色、音高、音准,噪声与寂静等。老师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与乐曲的理解,进行即兴的动作表演,或出一些有关音乐表现的题目,如“美丽的春天”,“冬天的滑雪场”等,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用动作、琴声、模仿的音响,表现一幅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音乐图画。德国的音乐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它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理解音乐,享受音乐。

  此外,区别于中国学校的各种文艺汇演或比赛,德国中小学校园内的音乐活动强调给全体学生提供丰富表演机会,如在校园开放日、新生入学欢迎仪式、各种节日上,展现的集体音乐舞蹈节目,全班会不分高矮胖瘦都参加。他们的节目多为自行创作的音乐剧或话剧等,用故事朗诵、音乐舞蹈等形式综合表现,自制的服装道具随意,表演自然活泼。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全德国有8000万人口,举国上下有40000个合唱团,还有25000多个专业或业余的乐团或舞团。每4个德国人中就有1个能够熟练地演奏一种乐器或是掌握声乐技巧。德国通常每年要举办100多个音乐节,广场音乐会随处可见。

  “德国的一个音乐节上,随着节奏强烈的音乐响起,广场上的老者、年轻人、中年人甚至端着盘子的服务员,都会随着音乐节奏扭动,那种欢乐气氛让人情不自禁也跟着舞动起来……此时我想到,如果同样的音乐节在中国举办,会有多少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得其乐、手舞足蹈呢?”一位从中国深圳至德国考察的小学校长,曾这样记录下他的感受。

  在德国,孩子们所学习的乐器并不是一种成长的负担,而是激发他们感性世界的钥匙,更将是陪伴一生的挚友。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为何德国孩子“不学无术”也要学音乐?]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6-12-10 00:21:26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