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斯图加特火车站斯图加特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29年“斯图加特联合技术工业学校”(Vereinigte Real- und Gewerbeschule),它的建立标志着巴登符腾堡州工业时代的开始。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仅手工技术方面的内容,更是全面的、以理论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样的教学理念一直持续到今天。1862年学校改制,由建筑、工程、机械和化工四个高等技术学校合并组成了今天斯图加特大学的基本框架。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学校日渐发展壮大,扩建校舍、开设新专业,聘请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教授,学校的社会和学术地位也由此日渐提高。随着工程类学科重要性的加强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的学院化,在1876年被改名为高等技术学院(TH)。并且在1900年获得了工程类学科的博士授予权。在1967年改名为斯图加特大学的同时专业方向的设置也得到了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斯图加特大学开始在斯图加特的Vaihingen为自然及工程类学科建立校区。在原有的市中心校区有人文社会学科和建筑学专业。除了这两个“主要的校区”之外,大学在斯图加特市区内还有许多分部,例如在Azenberg的矿务和晶体化学所。
斯图加特大学是一所位于德国新兴工业区斯图加特市的高等院校,从该校主要的教学方向上归类的话,严格来讲是一所专一类的科技大学。这所大学中的10个综合大科系中,其中的7个科系所涉,便是完全意义符合典型科技类大学主要开设的基本全部专业课程,而另为的3个科系,则是该校为了满足更多有其它科技领域技能受教目的需求的学生准备的,诸市中心校区一角如:地理测绘,生物科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 斯图加特大学历史也算得悠久,从今日的规模算起,该校的最早前身是建立于公元1829年的实科职业中学,公元2004年,该校举行了盛大仪式,庆祝建校175周年。随着工程类学科重要性的加强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的学院化,因此,1876年该校正式更名为高等科技学院。后到1900年又被州教育部批准了可授予工程类学科的博士学位的权限资格。标志着斯图加特大学正式成为了较有实力的德国大型科技类综合院校。
斯图加特地区拥有德国范围内最密集的科学,理论,及调研机构。全德约11%的科研成果均出自这里,由此带来的利润每年达43亿欧元。共有6座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也译为弗劳恩霍夫协会),两座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也译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两座大学以及一座媒体学院等(斯图加特大学,霍恩海姆大学,斯图加特媒体学院),和别的科研机构坐落在此。